公元前245年,赵孝成王去世后,其子偃继位,成为赵悼襄王。随着新君上位,常见的“朝代更替,权臣更替”的局面随之而来。赵悼襄王继位后,迅速下令让乐乘取代廉颇担任军中职务。对于廉颇来说,这一命令无疑是一种打击,他完全无法接受。
当时,廉颇正在率领赵军攻打魏国的繁阳,并且已经成功占领,按理来说,他应当获得荣耀和奖励。然而,等到他获知这一更换命令时,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愤怒。原本在他看来,自己是功勋卓著的将领,但却在新君面前被草率替换,这让他深感被背叛,愤怒之情难以抑制。于是,廉颇直接带领自己的部队发动了进攻,目标直指乐乘。
乐乘对廉颇的力量心生忌惮,因为当初他能够留在赵国,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廉颇的提拔和支持。尤其是在长平之战后,赵国遭遇了空前的削弱,各国纷纷看准时机,准备趁虚而入。燕国便是其中之一。表面上与赵国结盟,实际上却在心中谋划是否能趁赵国疲弱之机发动攻击。
这时,燕国的丞相栗腹认为赵国已经是四战之国,势如破竹,正是攻打的时机,而乐间和乐乘则认为赵国已经四面楚歌,无法再抵御外敌。他们主张保守战略,不宜轻举妄动。然而,燕王喜并未听从他们的建议,而是决心出兵攻打赵国。于是,燕国分两路进攻赵国,而赵国派出了廉颇迎击。
展开剩余79%经过一番较量,廉颇迅速擒获了栗腹和乐乘,趁胜追击,围困燕国的都城。最终,燕国不得不割让五座城池,以此才换得赵军撤退。此次胜利后,乐间和乐乘对燕王喜的决策心生怨恨,认为若当初听从他们的建议,赵国便不会如此受创。因此,乐乘选择留在赵国,而赵孝成王则封他为“武襄君”,使得他从燕国的敌将摇身一变,成为赵国的一员。
然而,命运变幻莫测,公元前249年,乐乘和廉颇再度结盟共同出征燕国。可是,短短几年后,他们的关系再次发生了逆转。赵悼襄王为了削弱廉颇的权力,再度下令将乐乘提拔为军中的最高指挥官,彻底取代廉颇的地位。此时的廉颇感到彻底被打压,他选择带兵反击乐乘,最终乐乘被迫逃走。廉颇意识到自己在赵国的未来已经没有了位置,于是选择投奔魏国。
魏安釐王接纳了廉颇,但并未给予他重用,仅仅是让他在魏国居住而已。廉颇虽然身处魏国,却心有不甘,尤其是在得知赵国多次被秦军围困,局势岌岌可危时,心中愈加渴望返回赵国,重归战场为国家效力。
赵悼襄王逐渐意识到当初决定弃用廉颇的错误。自赵奢去世,李牧驻守雁门郡,廉颇出走,赵国的将领空缺,面对秦国的连续攻势,赵国形势越来越危急。赵悼襄王决定重新启用廉颇,并派遣使者带着贵重的盔甲和四匹快速的战马前往魏国大梁,意图慰问廉颇,并探询他是否有意回国。
廉颇对于使者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。他不仅吃了一斗米和十斤肉来显示自己的食量,证明自己依然能征战沙场,而且披上盔甲,骑马表现出老当益壮的气概。尽管年岁已高,但他依旧神采奕奕,气宇轩昂。
使者离开后,廉颇满怀信心,确信自己的表现会重新赢得赵悼襄王的青睐。然而,最终他却失望了。原来,在使者赴魏国之前,郭开就已经开始暗中活动。他与廉颇有着个人恩怨,决定阻止廉颇回国。郭开向使者行贿,希望能在赵悼襄王面前说廉颇的坏话,进一步离间两者的关系。
使者回到赵国后,对赵悼襄王报告道:“廉将军虽然年纪大了,但食量惊人,我们一起用餐时,他不止一次去厕所。”赵悼襄王听后,心生疑虑,认为廉颇的身体状况可能影响战斗力,最终决定放弃重新启用他。
之后,廉颇被楚国接纳,但他再也没有参与过任何战争,也没有立下什么赫赫战功。直到去世前,廉颇始终念念不忘自己曾为赵国效力的岁月,心中不断回想着:“我思用赵人”。
赵王迁继位时,赵国已经摇摇欲坠,面对秦国的猛攻,赵国几乎岌岌可危。然而,李牧凭借个人英勇,在肥之战和番吾之战中屡次击败秦军,为赵国争取了生存的空间。没有李牧,赵国早已沦陷。但李牧在前线拼死抵抗,而赵王迁和郭开却在后宫中互相勾结,削弱赵国的内力。
公元前229年,秦国派遣王翦和杨端和分两路进攻邯郸,赵王迁派遣李牧和司马尚迎击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战斗,战争进入了胶着状态。王翦知道,李牧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,如果李牧依旧指挥赵军,秦军很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。因此,他决定借助“反间计”将李牧从战场上除掉。
秦王政派使者携带重金,找到郭开,郭开果然没有考虑赵国的存亡,只关心自己的权利和荣华富贵。郭开根据秦国的要求,四处散布谣言,说李牧和司马尚早就与秦国勾结,准备背叛赵国。赵王迁一开始并不相信这些谣言,但在郭开的不断挑唆下,他最终选择不做调查,便直接将李牧替换为赵葱和颜聚。
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,尤其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,赵葱和颜聚都没有足够的战场经验。李牧断然拒绝让他们接管军队,但在赵王迁的强权下,李牧最终被捕并被杀害。赵国军队迅速陷入混乱,而秦军也趁机攻破了赵国的防线。
王翦得知李牧死讯后,迅速展开反攻,很快就大败赵军,捕获了赵王迁和颜聚,赵国各地被平定,最终彻底灭亡。赵王迁被俘后,被流放至房陵的深山,直到他死去,始终未曾后悔自己信任了郭开,杀害了李牧。
有趣的是,赵王迁被俘后,郭开在历史上便消失得无影无踪,之后再没有他的任何记载。有传言称,郭开最终落得一个极为悲惨的结局。
根据《东周列国志》的记载,邯郸沦陷后,秦王政进入邯郸,封郭开为上卿,然而赵王迁的心情却发生了转变。他意识到郭开已经背叛了赵国,不禁叹息:“如果李牧还在,秦人怎能轻松占领邯郸?”然而此时,一切都已太晚。
郭开最终回到邯郸,准备取出埋藏的财富,不料途中遭遇了“强盗”,最终被杀害,财宝也被抢走。传言称,这些“强盗”可能正是李牧的旧部,或者是秦王政暗中安排的
发布于:天津市龙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